【機床商務網 讀者問答】你的想法我來聽,你的疑惑我來答。大家好,我是機床商務網的編輯小翔。很期待,今天的讀者會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一起開動大腦呢?
讀者:
小編你好,軸承是各類機械裝備中重要的基礎零部件,在機械產品中,也屬于高精度的產品,有人說,小小的軸承卻可以衡量出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而我前段時間看到有網友做了一個國產陶瓷軸承和德國軸承質量對比的測試視頻,經過簡單的轉動時間長短比較,得出國產軸承遠遠落后于德國軸承的結論,請問小編,這樣的結論科學嗎?而我們國產的軸承質量究竟是怎樣的呢?
小編:
小編:
您好!小編前段時間也注意到了這個視頻,當時沒太注意。因為以小編這些年耳濡目染的一點皮毛的工業知識來看,這個測試是不嚴謹的。
首先,我們看到測試者隨意拿出兩個軸承,然后宣布說,一個是國產軸承,一個是德國制造的軸承,我們并沒有看到任何包裝或者標識能證明測試者所言屬實,此其一。
其二,我們看到測試者進行的測試也是異常簡單,僅僅分別轉動了一次兩個軸承,通過軸承轉動時間長短就得出結論,他手中“國產軸承”性能遠遠低于“德國軸承”。在以工業媒體人自詡的小編看來,這也只能忽悠一下外行人和那些少不更事的憤怒小青年。
從專業角度看,軸承所要求的指標一般來說重要的是軸承壽命,軸承壽命可以分為疲勞壽命,音響壽命,咬粘壽命等等。根據軸承使用環境不同,對軸承性能要求也不一樣,比如說家電、空調側重于音響壽命,而工廠中的軋鋼機更注重疲勞壽命,僅僅靠看軸承的轉動時間長短測評,說明不了什么問題。
其次,人工手動轉動軸承,軸承并沒有添加潤滑脂或潤滑油,也沒有預壓,這樣得測試結果可以說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因為實際運轉的過程中,軸承在有潤滑脂,有預壓情況下,和視頻中的測試結果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所以說,這個軸承測試是不科學的。
我們再來談談國產的軸承。
坦白說,德日原廠生產的部分軸承,確實比國內的產品先進,客觀的技術差距我們要承認。而總體的軸承制造水平,中國并不差。
在常用軸承市場上,九十年代,中國西北軸承廠生產的各類滾動軸承,廣泛用于鐵路、石油、冶金、礦山、化工、建筑、汽車、電機、農機、工程機械等行業的主機配套,國內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遠銷美、英、法、俄、德、意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再比如哈爾濱軸承被中國國家航天工程列為指定品牌,質量可想而知。
但在的軸承生產上,我們存在差距。幾十年前,日本的軸承專家岡本純三寫出了一本專著《球軸承設計與計算》,而直到現在,我們國內研究軸承的很多學者還是參考人家很多年前的經驗公式。在軸承的科研創新上,我們是落后的。
這有點類似我們的機床產業,雖然我們生產和市場規模做到了世界,但要在數控機床的研究生產領域出頭,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結論:
雖然十幾年來,西北軸承受困于傳統制造業企業產能過剩、設備老舊的泥潭無法自拔,但我們看到在2014年寶塔石化注資六億之后,西北軸承已經完成了智能化生產線的改造,并且今年順利實現了扭虧為盈,如今西北軸承的產品主要應用于高鐵、風電、軍工等領域。
國家在不斷發展,我們制造行業也在不斷進步,相信通過大家齊心協力地奮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將制造出讓自己感到驕傲的工業產品,亦再也不會再對進口產品如此盲目信仰和崇拜。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