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 讀者問答】你的想法我來聽,你的疑惑我來答。大家好,我是機床商務網小鄭。很期待,今天的讀者會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一起開動大腦呢?
讀者:
作為一位從事機床工作、機械專業畢業的技術人員,我個人認為我們這一代人不愿意進傳統制造業有這四點因素:工作環境惡劣、平均工資低、技術工作枯燥、傳統制造前景不好。那么,目前我國有哪些相關的政策可以重振一下我們機床技術員以及制造業從業人員的信心呢?
小編:
為了突破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和短板,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我國相繼出臺一些相關政策助力中國制造蓬勃發展。
《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
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到2020年,形成與制造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力資源建設格局,基本確立建設制造強國的人才優勢,為實現中國制造‘三步走’戰略目標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指南》還提出開展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通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重點領域技術技能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等,著力培養制造業技術技能緊缺人才;依托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等,大力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
鍛造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制造業人才隊伍,為推進中國制造轉型升級提供根本動力,使“Made in China”成為真正金光閃閃的中國名片,就是《指南》的高目標。
扶持政策相繼出臺 中國制造前景向好
《中國制造2025》“1+X”規劃體系
從工信部獲悉,為細化落實《中國制造2025》,著力突破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和短板,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啟動了“1+X”規劃體系的編制工作。
“1”是指《中國制造2025》,“X”則包括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裝備創新等5大工程實施指南,發展服務型制造和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2個專項行動指南,及新材料、信息產業、醫藥工業和制造業人才4個發展規劃指南。
編制‘1+X’規劃體系的目的,是要通過加強政府引導,凝聚行業共識,匯集社會資源,圍繞重點、破解難點,著力突破制造業發展的瓶頸短板,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
《中國機床工具2020》
據了解,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起草的編制“十三五規劃”的指導性文件——《中國機床工具2020》進入后審定階段,即將發布。
《中國機床工具2020》(征求意見稿)論述了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在“十三五”期間技術發展的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其中,互聯網應用與智能機床是今后一個時期行業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數控機床產業化、中檔數控機床精品化、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等配套自主化、工業機器人的制造與應用規模化是行業應著重突破的重點領域;汽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軌道交通等是行業應密切關注和著力開發的細分市場。
《中國機床工具2020》(征求意見稿)提出了4項具體政策建議:對國產數控機床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取消機床進口免稅政策;完善產業保護機制;鼓勵采用國產數控設備。
《關于印發制造業創新中心等5大工程實施指南的通知》
2016年8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印發制造業創新中心等5大工程實施指南的通知》,正式發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強基、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和裝備創新等5個工程實施指南,明確了未來5年至10年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工作。
裝備作為制造業的領域,一直是競爭的焦點。《中國制造2025》五大工程實施指南的提出,有望促進我國裝備制造業突破發展的瓶頸和短板,以此進一步帶動制造業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時將為裝備制造業長期投資指明方向。
小結:
近年來,我國各種扶持政策相繼出臺,中國制造不斷實現突破,捷報頻傳,在載人航天、數控機床、大型飛機、高鐵裝備等一批重大技術裝備方面,形成了若干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未來,在智能制造的大趨勢下,中國制造將緊抓轉型升級戰略機遇,潛心造匠、突出創新驅動、提高研發水平,提升才智含量,逐步邁向制造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