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 讀者問答】由北京機電研究所和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起草、全國鍛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和組織制定的國家標準GB/T26637—2011《鎂合金鍛件》,于2016年10月獲得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聯合頒發的“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此外,該項標準還獲得由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頒發的“機械總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讀者:
北京機電研究所是國資委管轄的大型科技集團——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的直屬轉制院所,是國內從事鍛壓、熱處理和模具技術研發與技術轉移的主導科研機構。自1956年成立以來,為我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除了以上提到的國家標準GB/T26637—2011《鎂合金鍛件》,北京機電在還做了哪些大事呢?
小編: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示范單位、中關村開放實驗室等稱號都屬于北京機電研究所,除此之外,北京研究院還擁有一支集合了國內鍛壓、熱處理和模具領域的工藝、設備、工程自動化及技術集成中青年專家為骨干的技術開發隊伍。可想而知,北京機電研究所在中國制造業的地位不容小覷。
北京機電研究所為我國制造業作出的貢獻不可估量
炮鋼高精度回火自旋轉裝置順利通過驗收
北京機電研究所熱處理工程技術中心為某軍工集團設計、制造的國內首臺套“炮鋼高精度回火自旋轉裝置”項目于2017年1月順利通過驗收,并交付用戶使用。
“炮鋼高精度回火自旋轉裝置”用于新一代炮鋼高精度回火處理。為滿足高精度的要求,熱處理中心專門開發、設計了該套機構,并獲得了國家。依此提供的該套機構,只需1套傳動機構驅動,就可使炮鋼管在井式爐內回火同時進行公轉、自傳兩個旋轉,徹底解決了井式爐加熱“陰陽面”造成溫度不均的難題,得到用戶贊譽。
節能高精度感應熱處理線調試成功
北京機電研究所熱處理中心為某上市汽車零部件公司提供的”節能型高精度感應熱處理線”已調試成功,并交付用戶使用。該生產線從上料到加熱、淬火、回火、冷床至剝皮,全部自動完成,全線長75米,產量達到3噸/小時,綜合耗電只有420度/噸(只計感應加熱時為400度/噸),自動化程度高,產量大,效率高。
熱處理中心在該項目的研制過程中,組織技術人員專門對設備的機械結構、感應加熱、自動控制、淬火冷卻及自動化冷床等部分進行了多次論證討論和設計優化,以現代的全新型結構設計、從節能的感應加熱等各部分的設計著手,對全線系統進行精心研發,不僅做到了各結構等設計和制造內容的全面提升,大幅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能耗,得到了用戶的贊譽。
世界大型號楔橫軋機調試成功
北京機電研究所承接的二汽鍛造股份有限公司D46-165X1200大型楔橫軋機及工藝模具項目于2016年3月22日完成了設備現場安裝,并調試成功二軸和中間軸工藝,完成了兩個產品的小批量生產。D46-165X1200大型楔橫軋機是目前世界大型號的高剛度整體輥式楔橫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設計了安全可靠的相位機構以及導板系統液壓鎖緊機構,改進了送料系統和功能點監控,提高了大型軋件的工藝可靠性和智能性。
D46-165X1200大型楔橫軋機及工藝模具項目的順利實施,進一步提升了北京機電研究所在楔橫軋裝備及工藝成套技術的設計和開發能力,在鍛壓領域產生了廣泛影響,增強了市場競爭力,積極推動了我國鍛壓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小結:
在聯合開發和成果轉讓過程中,北京機電研究所與國內眾多裝備制造骨干企業友好合作,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如今,北京機電研究所從事塑性成形、熱處理、模具等技術領域的研發已有50多年的歷史,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礎,并形成了相關技術領域的綜合性優勢、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取得了一批達到先進水平的成果。2017,北京機電研究所將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