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 機床人才】在千千萬萬的湖湘勞動大軍中,許多人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追求職業技能的和,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冒尖人才,他們身上所體現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是工匠精神。時代呼喚工匠精神,湖南在從“制造大省”走向“制造強省”的歷史進程中,尤需弘揚工匠精神。
本文列舉了部分湖湘數控加工能人在追求中所發生的故事,經歷的艱難和取得的成績,希望能給行業人士帶來更多鼓舞和啟迪。
楊文武:“焊武帝”,決戰毫厘間
人稱“焊武帝”的楊文武,得知自己取得省“十行狀元、百優工匠”競賽活動焊工決賽后,他的臉上沒有顯露出絲毫的喜悅之情,只是默默收拾著自己的比賽工具,獨自一人走出了賽場。

楊文武在進行電焊作業
這是近兩年內楊文武在國家、行業、全省焊工大賽上的第四次獲得名。他并不關注成績如何,而是為自己的賽場焊品“挑刺”:“哪怕你是名,有時也和0.01毫米度有差距”。
“高手的較量就在毫厘之間。”楊文武在技術上總是注重細微之處。比賽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時間,較真的楊文武還將自己在全省第五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焊工比賽、全國第五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焊接組)決賽比賽、中國能建首屆焊接技能大賽及此次大賽的焊品照片全部擺放在桌面上,對比研究后得出結論:“這次的焊品質量比之前要好。”
維修電工張志:旁聽生成了高手
很難相信,張志這個學習電氣工程數控技術運用專業的人,竟成了維修電工專業的高手。29歲的張志,現在是湖南工貿技師學院電氣工程系的一名老師。近日在湖南省“十行狀元、百優工匠”競賽活動維修電工決賽中,力壓眾多專業領域高手獲得。

張志(右三)在進行線路設計安裝與調試
“我走上這條路,完全是因為興趣。”張志告訴記者,孩提時期,一次不小心,讓他對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次,他碰到了一根電線,手被麻了一下。當時他想,為什么電會讓人有麻木的感覺?興趣由此被“電”了出來。
翻開張志的學歷,明顯看出張志不是學維修電工專業的,但他覺得維修電工這個專業很神奇,便利用課余時間旁聽起維修電工的課程來。也正是對維修電工技術的勤學苦練,非科班出身的張志在當年株洲市維修電工比賽中,擊敗所有對手獲得名。
砌筑工鄒彬:用泥刀雕琢精品
弱冠之年的鄒彬看起來還像個未出校門的中學生,其實,去年他就憑手中的泥刀砍進了“世界杯”,奪得了在巴西舉辦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優勝獎”。

鄒彬在參加砌筑工決賽
鄒彬近參加的“十行狀元、百優工匠”競賽活動砌筑工技能比賽,實際上就是一次泥刀下的雕琢藝術比賽。
參賽者要用230塊磚,在規定時間內砌筑一道1865毫米長、1260毫米高、120毫米厚的清水墻,并在墻內嵌入“工匠”漢字圖案,要求漢字突出墻面20毫米,勾縫清潔6毫米,且清掃干凈。測評打分評判標準都到毫米級,每有1毫米誤差就扣除1分。
鄒彬的作品墻面清潔,線路均勻,字體突出,各項指標都在控制范圍。專家們在評審時給予一致好評。經過逐項打分嚴格評審,鄒彬的作品以高出第二名10多分的優勢奪冠。
數控銑工吳檢:決勝0.001毫米
不久前,在婁底技師學院,上演了一場短兵相接的“搏斗”,數十名銑工技能高手齊聚一堂,湖南省2016年“十行狀元、百優工匠”競賽活動數控銑工技術比武在這里打響。當比賽結束時,誰都沒有想到,一個年僅21歲的小青年,技壓群雄,拔得頭籌。他,就是來自湘電集團有限公司的銑工青年吳檢。

吳檢在工作區域檢測零件加工精度。
1995年出生的吳檢,從小就喜歡擺弄汽車、飛機模型等玩具,有時還經常拆散、組裝家用電器。初中畢業后,他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了湘潭市工貿中專學習數控專業,與數控銑床打起了交道。2012年,吳檢進入湘電集團,成為企業當時年輕的數控銑工。從參加工作的天起,吳檢因發自心底對機械加工的熱愛,讓他很快找到了目標——成為一名的技術技能人才。
為苦練基本功,吳檢每天的活動規律就是兩點一線,從寢室到車間,從車間到寢室。而大部分時間,都是泡在車間里。有時,為了一個零件的精加工,他總會反復琢磨多次,直到選準佳方案才動手操作。
鉗工盛金龍:“蒙眼配鑰匙”挑戰“不可能”
35秒內,記住一片鑰匙的形狀,再蒙住眼睛,僅憑記憶,手工挫配……這樣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在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維修鉗工盛金龍手中變成了現實。11月20日,盛金龍登陸央視《挑戰不可能》節目,以一手絕技成功挑戰,贏得全場掌聲。

盛金龍在央視《挑戰不可能》的舞臺上進行“蒙眼配鑰匙”的挑戰
節目中,李昌鈺、董卿、王力宏三位評委,從100把鎖中隨機選出3把,并分別鎖好。挑戰規則中,只有打開個關卡的盒子,才能拿到打開第二個關卡的鑰匙。三關,一關比一關難度更高,而盛金龍必須在105秒內配出3片鑰匙,打開3個箱子,并且中間不可間斷,才能被視為挑戰成功。
這樣一場極其困難的挑戰,讓所有人心里捏了一把汗。從前兩關的記憶挫配,到第三關的蒙眼挫配,秒針“滴答”作響,觀眾張大嘴巴忘記了發聲。當后一把鎖成功打開,全場觀眾起立,以雷鳴般的掌聲目送盛金龍進入榮譽殿堂。
從湖南衛視到天津衛視,再到央視舞臺,盛金龍不斷挑戰自我,技藝令人嘆為觀止。
【小編寄語】
當前,中國制造已成為國家對外展示的一張“金名片”。輝煌背后,有一群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的人。本文所列的只是眾多湖湘工匠數控行業技能人才中的一小部分,他們立足崗位、甘于奉獻、勇于創新、不斷進取,不斷驅動中國數控產業發展與壯大,為加快實現“中國夢”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