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 市場分析】隨著年后開工熱潮的席卷,制造業領域面臨人才缺口。一些企業為了引進人才,不惜大幅度提高薪資,甚至加大福利力度。另一方面,由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于昨日正式發布。然后收入的提升與政策的支持似乎并沒有引起大家對藍領職業的艷羨。
高收入少福利 藍領權益應重視
在1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等六大城市招聘市場在春節后快速回暖??爝f、倉管、司機等職位火熱,北京、上??爝f員平均薪水上漲16%;月嫂、美容師、廚師等高薪服務型人才也繼續走俏;廣東、湖北、浙江等地7千元月薪都招不到數控機床技術人員。
制造業領域面臨“一將難求”
藍領收入雖然相對較高,但普遍還缺乏加班補貼、醫療、養老等基本福利保障。如今,大部分企業員工都能夠享受五險一金等相關福利待遇,但是在大多數工廠卻依然沒有得到實施。另一方面,由于員工缺乏法律意識,在節假日加班費用和醫療保險方面,沒有為自己爭取到本該屬于自己的權利,而且有的企業也在打馬虎眼,因此藍領權益沒有得到相對應的保障。
超負荷環境差 工作壓力需減輕
藍領工人的工作強度是我們看在眼里的,不說365天工作的快遞工,單單說車間工人就足以看出超負荷的工作任務。因為機器不能停下來,我國工廠一般都是分為早晚兩班交替工作。晚班對于操作者來說是煎熬的,連續一個通宵下來是很多人不能挺住的。隨著歲月的日積月累,夜班加速著工人的衰老程度。
另一方面,藍領工人環境差是眾所周知的,尤其是數控機床等大型機械廠尤為突出。在上世紀50年代,刺耳的機器聲、刺鼻的焊煙味以及飛揚的灰塵,讓不少舊時代工人至今還留下身體的老毛病。雖然近幾年機械廠環境有所改善,但是與高樓大廈的辦公室還是存在較大區別。冬冷夏熱的工作環境使得越來越多人開始排斥車間工人這份職業。加上超負荷的工作任務,越來越多的人在選擇退出藍領職業。
距離遠年輕化 藍領工作不得人心
藍領職業之所以高薪還招不到人員,另外兩個重要原因就是距離遠和年輕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前往北上廣的務工人員人數在逐年下降。如今,大部分人出于孩子的教育問題、老人的贍養問題都選擇在家鄉工作。因此大城市的技術人員也越來越少。
其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90后開始成為社會就業的主力軍。雖然90后有著新一代的思想意識,但是90后也存在難招也難留、挑挑揀揀愛閃辭的不良行為。另一方面,隨著新媒體的火速發展,網絡主播等新晉職業成為大多數大學畢業生的新方向。對于一線工人的職業,很多人既不愿意干也不樂意干。
為何藍領收入逆襲白領 卻依然擔不起公眾的艷羨
在昨日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就顯示我國制造業領域已出現很大的人才缺口。《指南》預測:至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將達950萬人,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領域人才缺口將達450萬人,航天航空裝備領域缺口將達47.5萬人,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領域缺口將達26.6萬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缺口將達10.6萬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缺口將達103萬人,電力裝備領域缺口將達909萬人,農機裝備領域缺口將達44萬人,新材料領域缺口將達400萬人,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缺口將達45萬人。
要想打造“制造強國”就必須培養科技人才,科技人才的培養僅僅依靠高薪資是遠遠不夠。還需要相應的權益保障、工作環境的改善等等多方面雙管齊下。如今,制造業領域人才已出現缺口,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從多方面入手打造真正的“人才強國”,讓科技人才鑄造“中國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