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之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瓦軸集團的“品質年”。置身于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新形勢,瓦軸集團經營發展在走過的不平凡歷程之后,將要在逆勢中展現更有質量、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新氣質”。
瓦軸集團成就輝煌,在國內外擁有九大產品制造基地,主導產品是重大技術裝備配套軸承、軌道交通軸承、汽車車輛軸承、風電新能源軸承、精密機床及精密滾珠絲杠、精密大型鍛件,20000多種軸承產品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軸承產品檢測試驗中心和中國軸承行業的“國家大型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軸承設計、制造、檢測試驗三大平臺均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瓦軸集團是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和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連續10余年進入中國機械工業。
瓦軸集團主導產品是重大技術裝備配套軸承、軌道交通軸承、汽車車輛軸承、風電新能源軸承、精密機床及精密滾珠絲杠、精密大型鍛件,20000多種軸承產品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當前,遼寧老工業基地正“爬坡過坎”,傳統優勢不再,瓦軸集團如何在新一輪軸承行業激烈競爭、重新洗牌的過程中更加堅挺?瓦軸集團正視企業發展“短板”,與軸承企業全面對標,建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使企業在改革發展的征程中不斷創新超越。
瓦軸集團主導產品是重大技術裝備配套軸承、軌道交通軸承、汽車車輛軸承、風電新能源軸承、精密機床及精密滾珠絲杠、精密大型鍛件,20000多種軸承產品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近年來,瓦軸集團從市場的“戰績”中找到了一條全新的營銷之路——“技術+商務”模式,追求的是從一開始就融入客戶的需求鏈條,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支撐這一模式的關鍵是在營銷機構中組建了一支應用工程師隊伍,目前共有52人,其中聘用人才8人,為公司服務客戶、擴大市場起到了關鍵推動作用。
瓦軸集團擁有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軸承產品檢測試驗中心和中國軸承行業的“國家大型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軸承設計、制造、檢測試驗三大平臺均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
瓦軸集團從2016年,開始實施由傳統的直線職能式管理體制向事業部制轉變,成立了風電、鐵路、汽車、工業裝備、特種五大事業部,其本質的變化是由原來集團公司集中負責日常經營,轉變為集中決策指導下的事業部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真正建立起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減少管理層級、減少協調環節,強化研產銷一體化管理,強化經營責任落實,充分調動了各級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激發了企業的發展活力。
2016年1月份,瓦軸集團正式導入精益管理模式,聘請國內的咨詢公司為項目顧問,建立了三級推進組織,夯實企業基礎管理,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公司以前生產實行集群作業模式,出現問題往往責任不清,現在實施的流線型生產方式,每個環節責任明晰,正是公司導入的精益管理模式帶來的變化。瓦軸風電事業部算了一筆賬,推行精益管理模式后在沒有增加投入的前提下,產能卻提高了22%,如果按照以前的生產模式,想達到這樣的產能,得多投入上億元的設備。除風電事業部等四個試點單位外,瓦軸在集團所有生產單位全面推行精益管理模式,變員工生產“獨唱”為流程“合唱”。
(原標題:直擊東北經濟——遼寧行:聚焦客戶持續創新瓦軸集團實現有質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