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5日,CME中國機床展登陸大會展中心,在上海首開大幕。協鴻工業也為這一場行業盛會做足準備,攜旗下多款拳頭產品亮相展會現場,展示協鴻的實力和風采。
以白色為主調,夾雜果綠的展臺簡單大氣,與協鴻的機床產品色調一致,相得益彰;身著統一制服的工作人員耐心地為前來咨詢的觀眾答疑解惑。CME開展,就做如此細致的準備,協鴻有自己的考量。協鴻工業段維衛副總經理告訴本網記者:“雖然CME是屆開展,但是CME展會地址在上海。上海處于長三角經濟區的腹地,制造業比較發達,長三角的客戶群體也非常多。CME定位在這個地方,可以讓我們企業快速地接觸客戶。CME的前期宣傳也非常到位,以高曝光率搶占宣傳勢頭。平面廣告、媒體廣告以及高架廣告多管齊下。這些廣告能夠滲透到各個層次、各個機械加工企業中去,吸引他們的注意,而這些企業都是我們的潛在客戶。”

“我們要做好機器,如果可以的話,賺點錢,如果必要的話,賠點錢,但永遠要做好機器”,這一句樸素到直白的話是協鴻工業長期以來經營的原則。用專業與專心服務客戶,秉持著“質量,成本第二”的信念,堅持誠信比業績重要的態度,是協鴻全體工作伙伴對客戶的重要的承諾。協鴻在這50年來,不斷地做自我的開發,不斷地更新產品的種類,改善產品的品質,為廣大的客戶群體提供更好的產品。

今年,“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為制造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面對新常態,協鴻也以“新思維”應對,以創新謀發展,不斷地挑戰自己。段總給我們介紹說,協鴻工業新提出“智慧型的加工機”的概念,打破了以前人指揮設備,設備處于被動的位置的局面,讓設備和人進行“人機對話”。這樣可以讓操作工人更容易去做產品,降低產品的報廢率和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讓工人跟機床溝通起來更便利。
而且智慧型加工機投產使用可以方便管理。管理者不需要到每一臺機床旁邊看機器的工作情況。只需要通過智能化的設備,比如說智能化的手機、電腦,通過一根網線或者WiFi就可以管理每一臺設備。甚至說后期設備的維護服務人員都不需要帶著厚厚的資料去維修,僅僅通過遠程控制或者系統里面自帶的資料就可以完成檢測、修理。
協鴻一直定位作技術型的企業,在面對當今復雜的競爭環境,協鴻不斷地修煉內功,把產品質量做到好,把產品的智能化程度提到更高,為客戶帶來更多的效益。協鴻已經走過積累和成長的50年,下一個50年將是質變和輝煌,逐步成長為CNC工具機領導公司,完成“鑄就值得華人引以為傲的”的企業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