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床行業經過幾十年波瀾壯闊的浮浮沉沉,在中國的工業經濟騰飛史詩中舞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如今,中國經濟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國機床同樣大放異彩。但是,國際商業環境惡化,國內經濟發展后勁不足等都在困擾著國內機床的再次發展。
中國經濟必須轉型,中國工業必須可持續化,中國制造業需要化……一系列目標背后必須需要一批能承擔起歷史使命的人。不久前,筆者有幸采訪到這樣一位領軍人物,他就是溫嶺市大眾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阮思郡,他與他的團隊將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重任扛在肩上,以堅持不懈的努力與驚人的智慧,助力中國數控立車的升級。
代加工起步 新造機床做零件
技術出身的阮總,在機械行業摸打滾爬的各種經歷,令他的生活與機床結下不解之緣。在談及大眾精機創立過程時,阮總告訴筆者,大眾精機成立于1999年9月9日。這一天是個好記又吉祥的日子,也代表生意能長長久久。創業初期,大眾精機主要從事發動機代工行業。02年以后才轉型在數控機床領域。
“生產遇到了難題,才萌生自己研發數控立車的念頭。”阮總回憶說,“當時,我們發現發動機上需要用到的配件如果自己生產,就需要買超精密的機械設備來加工。但那時企業不大,花幾百萬買一臺國外高精設備不現實,國內又找不到合適設備。這才決定自己研發生產。”
聯合日本的技術、中國臺灣的管理、新加坡的銷售上的優勢,大眾精機成立了一個機床項目,開始研發小型數控立車,借鑒德國“正倒立車”的概念,終于在03年設計出了全國首臺小型動柱式數控立車。
經過兩年的試驗使用,自主研發的數控立車在06年正式推向了市場。型號有六種,正倒立立車、雙柱立車、單柱立車等。經過這幾年來的市場運用、不斷更新,目前大眾精機數控立車已有五大系列,二十多種型號。數控臥車也有五大系列,二十多種型號。經過發展,公司已擁有四十多種型號的數控機床。例如,數控臥車有平床身的也有斜床身的,斜床身有30度、35度,45度,目前仍有應對客戶需求的各式各樣機型在推出。數控立車少直徑200、400、600、800MM的,還有1米、1.2米,陸續進入市場。
2011年,SUP1010型的立車榮獲“浙江省創新科技大獎”。所有的創新成果,都有27項科技的支持。目前動柱式數控立車項目成果也得到保護,在世界均有申請。
留住客戶心 從容應對市場變遷
金融危機對許多企業沖擊較大,但對大眾精機來講,影響卻不大。經過3年的市場考驗,公司數控立車每年都有20%-30%的增長。阮總認為,留住了客戶的心才會生意源源不斷來。“過去,人們使用數控立車比較陌生,也不太了解。從不了解到有所了解再到現在的完全信任,靠的是數控立車能提供高速、高剛性、高精密、高穩定性的平臺支持。客戶投入使用后才會慢慢發現這一結論。所以好多客戶與我們的合作,都是以買一臺機床開始,后來才陸陸續續增加購買數量。”
大眾精機時刻為客戶著想,以高優產品武裝工業,為企業增效增產出謀劃策。阮總在采訪時講到這樣一個故事。江蘇啟東有個知名企業,原先有100多臺沈陽的數控車床,有100多個工人在做活。公司準備二期投入50畝土地,來擴大廠房以適應產能增加。在得知消息后,大眾精機為該公司出了個方案:在原先老廠房的基礎上無需擴建,大眾精機提供18臺各種型號的數控立車來進行生產。這18臺立車的占地面積只占車間的一半。將原先100臺機器淘汰后,人員也從100多位工人精簡到管理人員、操作人員、檢驗人員一個班子十個人的團隊。
方案實施后,果然為他省了不少錢。55畝土地不買了,工人聘請少了,產品品質也提高了,報廢率也減少了。產品產量不斷增加,市場做得更大。用大眾精機的產品,客戶也贊不絕口。
新設備用上后,該企業的產品做得更為精細,可與國外同類產品相媲美。“一個孔,12個μ的公差,而我們能將其控制到6個μ,8個μ。這是長期穩定的公差關系。因此客戶都感到非常滿意。客戶如要擴大生產就會繼續購買我們產品,那么我們的產量就會不斷增長了。”阮總說道。
大眾精機已與國內外知名企業成為親密的合作伙伴關系。因為它給客戶帶去了財富,而不是制造麻煩。帶去的不是一丁點財富,而是大筆財富。
高精品質 接軌世界
合作伙伴遍及全球,客戶案例也日益積累。比如汽車輪轂,大卡車的輪轂行業,阮總向記者講了另一個值得驕傲的故事。
有一個大眾的合作客戶,以生產汽車輪轂而聞名。該企業年產值能達到1000萬個輪轂。在過去,他們用的是韓國起亞、中國臺灣油機數控立車。接觸后,向他們推薦了大眾精機的一款80的數控立車,工裝夾具均量身打造。
在現場同步比試的過程當中,大眾精機的機床一次裝夾,就能完成所有的零件,而其他機床要兩次裝夾。此外,大眾精機的數控立車在圓柱度公差、刀具的使用壽命方面也有優勢。阮總說:“人家一個刀片只能為他做5個零件就得換,我們機床配的刀片能給他做32個零件。對他來說成本降低了。因為客戶生產的是含釩鈦的輪轂,是比較難加工的鑄件。但我們的精度非常穩定,粗糙度達到0.8-1.2之間。而對手粗糙度只有3.2。”
后,這家汽車輪轂生產商自然而然選擇了大眾精機的數控立車,并一直保持著采購聯系。
從這一案例中,大眾精機的數控立車超越了中國臺灣油機、韓國起亞的斗山立車。不論是從產品的精度、使用壽命還是零件加工效率,大眾精機都完勝。
可以說,在數控立車領域,大眾精機已經站在與國際同類產品的相同起跑線上。與國際企業合作也日趨密切。精密零部件,像通信類的晶片、集成模具這方面與美國、新加坡有合作;在液壓配件例如柱塞泵,與美國伊頓等公司有合作。另有登高設備如登高梯,以及特種汽車配件領域、空調行業等。在十余年的合作中,大眾精機虛心學習,潛移默化下對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有所啟發,逐漸與國際接軌。對每個項目都有很高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投入,公司產品不合格率實現萬分之二的有效控制。
售前量體裁衣 售后不掙一分
個性直爽的阮總一直強調,“客戶是上帝”,這句話需要落到實處。大眾精機的數控立車屬于生產線上的機床,它不同于普通的經濟型數控機床,在精度、穩定性、效率等方面有更高要求。大眾精機的特長便是能量體裁衣,針對客戶要加工的產品來提供對應的“生產母機”。前期免費的技術支持,令客戶覺得專業而用心。售后,除了保修期內的保證外,大眾精機承諾過保后也不會掙客戶一分錢,所有零件都以采購價出售,人工費、車旅費等都事先商定。“我們公司雖然可外派售服人員才3個。但卻足夠調配。”阮總的話也從側面反映了大眾精機產品質量的可靠過關。
阮總在采訪結束時說道,目前國內機床“大而不強”的現象仍然顯著,為了中國民族工業的振興,他希望帶領團隊把數控立車產品做精做好,為家鄉爭光,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盡一份綿薄之力!